close

  這兩天在FB上,知悉一位社團學妹因翻譯韓文流行歌曲,引起媒體注意,進一步邀訪……(大概類似這麼一回事吧?)


  我深思此事,我這老茶壺心態,原本是深感不屑的,認為沒意義、沒營養的……只是用耳朵聽,把外文原音用本國諧音翻譯過,頂多功夫一點兒,再完全改編,加個另一層的搞笑嘻謔涵義。對原文之意不求甚解,更沒激起想好好學習外語的動機。


  但時代在變,個人可能跟這些年輕人差了二、三十歲,年輕人的作為,又不是做壞事,我實無權批評,更沒有必要去數落,隨他們高興就好,不就是打發時間嘛!不過,如果換做是我家LULU在做這種事,當父母的我會怎麼想?脫不了一頓罵:浪費時間、浪費生命,盡做這沒意義的事情,對學業、工作、人生都沒有任何幫助。


  想著想著,就想到自己約莫在小六、國一時,姑姑從日本帶回一台XONY的手提收錄音機,於是,收音機、電台、余光……那是我聽西洋流行音樂的開始。那個時代沒有電腦、沒有網路、更沒有Youtube,小孩子也沒有錢去買錄音帶聽洋歌?好不容易要到人家不要的錄音帶,放進卡匣內備著,只要剛好聽到電台播放我喜歡聽的歌曲,按下錄音鍵,先錄下再說。即使錄音音質不好,只要聽到愛歌,心情總是十分歡愉。


  光聽歌,當然不過癮,得要能跟著哼唱才行阿!沒歌詞怎辦?如是現在,可以馬上開機上網搜尋;以前,哪兒生去?只好PLAY / PAUSE / PALY / PAUSE……反覆播放著錄音帶,逐字逐句抄下,並用我國中程度有限的英文字彙能力去寫(我程度還算不錯地),不知道的字,依前後文關係,翻字典找、去猜;再請教我一位在海關上班的叔叔,勉強把歌詞湊完整,即使有錯,大概也只錯幾個字。


  就這樣,把PETERPAUL & MARYCARPENTERSBEE GEESCAT STEVENS……的歌,一一記在腦海裡,到現在都還沒忘。玩二戰模型也是一樣,為了記那些飛機坦克大炮的渾名,為了看懂說明書,強迫自己翻字典……慢慢累積了不少字彙,對之後學業上的英文學習,也大大地有幫助。至少,現在聽英文歌,BROADWAY舞台劇,光用聽的,還可以知道裡頭在唱什麼?


 


  不知道坊間這些空耳高手,這個功夫,是否也能對自己的將來一樣有助益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菅原 修武 的頭像
    菅原 修武

    韋恩的天空 部落格

    菅原 修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